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楼主: 阮干轩

    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c3 p0 f' o6 ~/ S阮籍故里与阮籍墓考
      C4 P! W" ?% u+ g6 l( u2 ~. Q  P3 `2 Y% c; r
    “阮籍陈留尉氏人。”历代文献均无争议,尉氏名符其实的可以称谓阮籍故里。自隋唐以来尉氏号称“三贤故里”三贤者:尉缭、蔡邕、阮籍也。
    6 H8 B, J7 D$ R& _. v近人有探讨阮籍居住村庄之所在者,本无可非议,这是好事,但其方法不当,在文献和出土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仅依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开封府志》①古迹篇第294页载:“阮村 在尉氏县北。阮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即此。”有人据此认定阮籍故里在尉氏县北某某里的某村,缺乏进一步的考证,匆忙做结论,笔者视为不妥。并立碑以记之,吾认为更为不妥。这将给后人学习和研究历史造成诸多不便,而成为始作俑者。
    5 V( ]* @* E7 {( L  ~笔者借此聊表拙见,以求方家指正。理由有三:
    * \( F: I1 ~# _9 \一、一般史志对古迹的记载惯例是:9 V6 x% p8 I- O  p7 M1 Y. I2 t
    1、该古迹距县城(或府城)不超一里的,均不记里数。一里多点的,多加“许”或“余”字,如:明·嘉靖《尉氏县志》寺观篇“兴国寺在县东一里许,南营保,宋太平兴国年间建,累遭兵燹,止存塔一座……”。
    ; ^! L( Z' l9 U4 W9 W+ A2、相距县或府城较远的古迹,有明显的地理地貌特征的一般也记里数,并以特征标之。如:明·嘉靖《尉氏县志》祠庙篇“蔡相公庙在县西四十里燕子陂,其断碑上截犹存,云:蔡邕赴洛,其徒阮瑀辈饯之于此,缱绻不能别者累日。邕既殁,复相与追慕之,立庙焉。嘉靖二十五年,里人李廷宪,因其废址重建。”2 M  M, J' H3 h# V; p$ p+ \* ~! p% E
    再如《开封府志》古迹篇第292页载:“孟庄 在杞县西二十里。按北宋辕录云,过范郎庙,其地名孟庄,有孟姜女庙。”又载“蔡家庄在尉氏县南三十五里。汉蔡邕宅并其先世之墓皆在此。”
    6 F( i, ?+ D9 [) B/ F7 |0 H6 ]. e0 L二、从文献记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析: J( k! I/ j' l- d
    1、《三国志· 卷三十一· 魏书二十一·阮瑀》:“瑀少受学于蔡邕。”阮瑀约生活在160—212年,而蔡邕约生活在132—192年,古时称少年一般指十岁左右,最大也不超十五岁,若当时蔡邕住在其老家尉氏的圉村(汉和三国时圉人驻地,后成村延续至今),而阮瑀住在阮庄,两家相距仅三公里余,蔡邕若住在新家蔡家庄,相距也不到十五公里,而阮瑀住县城相距也就十六公里余,二人同居县城,那就近在咫尺了,做为一个少年,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阮瑀不太可能跑更远的地方去求学吧。
      l( C6 O7 h& t' A/ ~% s& q0 h" M2、如前,明·嘉靖《尉氏县志》所载阮瑀等送蔡邕赴洛,西去在尉氏县边界的燕子陂饯行处,后闻蔡邕被王允所害。为悼恩师,在此立庙。至明嘉靖二十五年,当地人李廷宪,又在其废址上重建蔡相公庙。以及民国二十二年《尉氏县志稿》陂泽池湖表载“雁(燕)子陂》在县西高村保,广五百二十步,长一千三百步,君李庄南。”5 E/ a+ c1 o8 c
    3、清·道光《尉氏县志》村镇篇载“靳庄在县南”,到民国二十二年《尉氏县志稿》“区属村表载“靳庄城南二里,百堽保”。而黄水淹后此村已经不复存在。  ~" _! H" N; E6 V* Q, s3 l
    4、明末的著名文学家阮汉闻(1558—1636),字太冲,号诞伯,人称由东子。阮汉闻本浙江人,汉闻刚刚到弱冠的年龄,就参加了京城的考试,一举而夺冠,遂就读于国学,当时其声名誉满京城。后奉命保护潞藩王就封,因寻访祖源三贤里,而于尉氏县城内旧道南居以家焉。以尉氏为阮氏祖居,于万历庚子(公元1600年)年徙居尉氏县之在坊保。2 N5 q8 Z% q* E) t- o* j
    5、明·嘉靖《尉氏县志》古迹篇载“啸台县城内之东、晋阮籍舒啸处(旧志作阮籍台,总志作啸籍台)。”
    & F$ t: T) `# G& V3 Z7 o7 m7 T; c6、明·嘉靖《尉氏县志》祠庙篇载“七贤庙,在县东南四十里段庄保。毁于金末。今即阮嗣宗庙,中塑七贤之像,其状貌武勇,殊非当年潇散气象。故老咸云:与昔年之象设大不类。”( V  M& N/ ?3 w* Q! J9 O9 v
    在七贤庙内曾树有一高大之巨碑,碑上镌刻有唐代秘书正字李京亲书“重建阮嗣宗庙碑”。世人将该碑称作“石柱峰”。尉氏历代县志碑碣篇均记有该碑文,其文中有“竹林乐志,蓬池养神。振百代之风骚,作七贤之领袖。……在县东南隅计数五十里,择其善地以葬贤人焉。其坟也,势压龙头形高马鬣。万家耆老,共建灵祠。……”之词,我们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其墓在尉氏东南,同时也描述了阮籍墓气势和形状,这也是最早记载阮籍墓所在方位的文献。
    $ q4 L* o1 \8 x; l! V8 L9 j, A由以上文献记载可见阮籍原住之道南,应在尉氏县城之内,阮村应在县城近郊不足二里之内。特别是啸台在县城内,阮籍居道南,想必离啸台较近,才能经常登台舒啸,而不可能常跑几十里远从什么阮村、阮庄、阮家、阮寨……来舒啸,那样恐怕也太累了。1 C3 K: \  R1 g% b8 ?& v5 }+ B
    三、再谈阮籍墓之所在$ Z- V) d% |6 {' Y- m: Q$ a
    1、明·嘉靖《尉氏县志》宅墓篇载“晋阮籍墓在县东南三十里段庄保(《一统志》所载不同者,已见前《宅墓》之下)。”即“晋阮氏宅阮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出咸本传),(按《一统志》载阮籍宅在河南府城②东谷水东南。又有墓在新安县西。籍为建安才子,尉氏阮瑀之子,晋以来人才、族望甚盛。其宅墓与祠台碑刻,诸子孙相传迄今无异。而《志》乃云尔者,其别有游寓之室及或有讹传之冢邪?是则未可知也。)
    1 y6 C4 U9 m) V4 I2、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开封府志》陵墓篇载“阮籍墓在尉氏县东南三十里,新安亦有墓。”
    ! O  y% V) ?4 v5 S4 s/ f3、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官自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o9 R1 Z1 _' g3 f- X0 n1 R- l% Q8 [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八月十七日,阮元任河南巡抚。十一月十三日,升任湖广总督。阮元在河南仅三个月,百忙之中他亲赴尉氏县阮籍墓前祭祖,并亲书“魏关内侯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该字体犹如阮籍的性格一样,有一股傲然不屈之势。尉氏的阮籍后人得此墨宝,镌刻于石,立在阮籍墓墓前。
    ( j9 O8 B1 H1 Z0 l! B二百余年来,阮籍墓历经兵燹和水患,特别是大跃进焚石烧灰、文革破四旧的浩劫,在阮庄各姓村民不惧风险的保护下,此碑依然屹立在阮籍墓前,实在令人感动和欣慰。阮籍墓于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 B( {, P& a% W有以上文献记载可见阮籍墓在哪,理应没有问题了,也不用怀疑经史学家阮元到尉氏阮籍墓前祭祖,缺乏考证,草率从事了吧。
    ' H7 t; o" S4 z结  语:3 [( `2 q6 I' a" Q) V
    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或发现新的文献记载前,我们可以存疑,但绝不能妄下结论。故而笔者认为:我们还是以现有证据为重,而尊重历史吧:
    - f: y+ Q9 V* O5 k& d  S) j阮籍与阮咸宅,理应在尉氏县城内,小东门内路南,距啸台不会太远之地。1 L# V) g5 `8 T5 }; o3 r" p
    阮籍墓在尉氏县城东南小陈乡阮庄村附近也是无疑的。% F0 w* y3 @% E3 C+ y  k
    7 S5 c8 }& m/ S9 P/ G9 b7 e
    王小秋  文博副研究员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
    6 Q( G! M; S5 k* ], {1 ?. U
    ) v" D$ ^3 \3 \" j0 ~- y2017年5月8日于陋室. s: D' o( `  x5 G

    . g5 A+ h' X4 Z2 ^% Y( w4 F) Y* }2 \
    注:
    ' N8 r4 t; q7 E2 Y ————————————————————————————————
    0 }+ W5 a8 R# J! w* w( D( w+ e" d①、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开封府志》整理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5 B& ^% G* g$ c4 f' ^②、河南府城即今洛阳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4 1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留尉氏,阮氏故里,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人才辈出,忠孝侠义,彪炳千秋,亦世流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4 1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枞阳?【藕(ou)】山竹崖公支下十八世孙。
    * G) o% z% C3 R( x7 m. T& Z  @% W; p, g3 s0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世界阮姓宗亲会上的发言
    $ @! _; O! y# @. l" {4 Q- ]# @# X: o9 n1 V+ H
    2017-05-23 阮国岭 阮氏谱牒文化交流
    * Z; s# p; D2 I7 S 尊敬的灿华会长、德清会长、其尾老市长、志雄大哥,阮姓文化研究会和阮氏商会的各位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宗亲们,大家上午好!
    : T3 }; P) R* d' I, W: C; S    本人十分荣幸和激动,能代表会议所在地尉氏县的阮姓宗亲,在此,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问候!欢迎大家来到阮氏古郡望陈留,实现阮姓大家庭的团聚,唱响我们的家之情、家之意、家之和、家之美!7 W, [, F' [+ y$ K5 W! F6 }
        我叫阮国岭,来自阮家村,目前在天津的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工作。感谢大家昨天到阮家村祭拜我们的先祖,瞻仰阮氏先贤的雕像,我也很有幸在阮庄村中学与大家共进午餐。虽无山珍海味,坐到餐桌前还是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时光。这种“大餐”在小时候不知要等多长时间才能享受一次。总是想,要是能常常吃该有多好啊!现在虽然条件改善了,为了准备招待大家的这顿午餐,村里的乡亲还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尽管不富裕,村委会为了表达两千八百多人的心意,决定由村里出钱请大家,让大家感受到回家的味道。村里的书记,也是河南阮姓文化研究会的会长阮现成,他不善言谈、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但在需要干事的时候,却毫不含糊的用行动做了完美的表达!在此,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实在是辛苦大家了!& Q6 x; D. G+ @5 \
        37年前当我踏上去南京的列车奔向大学校门时,我心中暗想谢天谢地,不负十年寒窗,我此生终于不用再出力种地,可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时光易逝,岁月如梭,离家这么多年了,我越发体会到做什么都是一种责任,位置越高,责任越大。而故乡不仅在我的心中无法淡忘,还越来越成为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的,那里不仅有我的父老乡亲,还有生我养我的白发爹娘,故乡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和永不熄灭的希望。不管是求学或是工作,我从不隐瞒我是河南人,我姓阮,我的骨子里流淌着阮氏先贤的优良基因。我的老家不富裕,经济落后的河南人经常被人嘲笑,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妨碍我挺起阮家这颗高傲的头颅!2 g' o+ G; @7 |" q. \4 K
        作为郡望陈留的阮氏后裔,我时常在想,赫赫有名的先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太过厚重,有些东西甚至互相矛盾而难以琢磨;比如,瑀公的出山入世是被动的,对于曹魏取代刘汉政权至少是持保留态度的,但他并没有说破;籍公作为当世名士,却极力反对儿子像自己一样;如此繁杂的思想体系,我们该如何去传承弘扬?仅以籍公为例,以下几条是不是我们该记在心中,去努力践行?
    $ i4 Y0 D( f/ \/ T6 Q    1. 忠。对人家正道的想往和坚持,体现在忠于天下、忠于国家,也忠于家族,恪守住灵魂深处的信仰。
    ( v. m/ V8 _' y3 _1 ?    2. 孝。在世事艰难,礼崩乐坏,天下动荡的大环境下,籍公以放荡形骸、特立独行的方式,宁肯穷途而哭,也不臧否人物,谨慎的维护和保全家族,是不是体现了至高的大孝?2 O: y$ K6 g1 ]
        3. 仁。这种仁既体现在对曹魏政权的眷恋和忠诚,也体现在对司马政权的不屑和对权臣篡国的蔑视,更体现在宁肯自污其面也绝不出卖朋友,满腹的忧虑都是对民生的关怀,其仁不亦大哉?
    0 V) [0 k6 G( v7 r1 o; C( l    4. 勇。籍公善作青白眼,敢爱敢恨,善爱善恨。就连与司马昭做儿女亲家这么攀龙附凤,一般小人趋之若鹜的所谓好事,老人家竟大醉60天让它不了了之。这种勇还体现在只有籍公才会发出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慨叹!
    0 ^) W# D' \: @1 y  |4 O& Q( }/ `. Z    5. 智。这种智体现在同为不合作,籍公却能斗而不破,善保家族;也体现在超一流的学术水准,和举世公认的竹林领袖。在那种环境下写出了《大人先生传》,82首咏怀诗,采薪者歌,和失传的《通易论》、《通老论》、的《达庄论》和《乐论》。成为当时黑暗时空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 o4 E5 D7 M" Z+ }* b2 L    6. 信。既有对朋友的信,也有对邻家媳妇的信,不管时议如何,因心中有信而泰然自若。
    : G5 D' B4 I4 F6 I; I    然而,政治的黑暗经常以摧残天才为乐。被迫写下的《劝进表》成了籍公心中永远的痛,也许是永远的悔,这种悔和痛让他数月内郁郁而终。
    5 o' V% l; R- I/ i. U$ m8 Y" Q    籍公之后的永嘉之乱以及进而发展的五胡乱华,我们阮姓祖先随衣冠南渡,迁播流离,散于四方,不仅北归无望,也难以再度形成陈留那样的名门大族。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音讯不通,难以守望相助,难以达到彼时的人才之盛。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孝绪公和元公的一时人杰,各朝各代也时有阮家的人物于史有名,籍公还是毫无争议的成了我族难以逾越的巅峰,魏晋的阮氏诸贤成为阮氏人心中永远的丰碑。1 a: ~9 j6 X+ y( t' S# [0 g' P
        历史经验明白无误的启示着我们,只有国家兴旺、社会安定,才能保证家族的兴旺发达。因此才有这么一句老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让阮氏家族有了发展的机会。科技的昌明和互联网的出现让千山万水变成了地球村,阮氏的族人又有了守望相助、互通音信的可能和条件。尤其是阮姓文化研究会和阮姓商会的成立,凝聚了阮姓的人心,引导并见证着阮姓族内奇迹的发生。昨天由两会组织的精美的文化演出就展示了我们强大的亲和力和组织能力,我真的为我们的能力而自豪。* O4 x( ~! d) ^7 Q( U; d0 Y
        在此我特别想说的是阮家村小学的阮乐团的演奏让我热泪盈眶。不仅净化了我的灵魂,也让我再一次接了地气。尤其是籍公的“酒狂”曲,由阮家人用阮来演奏,听了格外让人心潮澎湃。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孩子才练习了一年多,竟有这么出色的效果。阮家有这么好的儿女,只要给了条件什么样的奇迹不可以创造?因此,孩子们演出结束之后,我情不自禁的跑到后台去看他们,告诉他们:你们才真是好样的。我和林江兄弟与他们约定,不仅要弹奏好阮,还要学好知识,全面发展,长大了为阮家争光。如果说今天你们为我而骄傲,希望明天我为你们而自豪!以后在学习、升学或就业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只要不违背政策,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会张开双臂,施以援手,决不食言!! z" ]: j9 |4 x' G! f5 I
        为了把阮家的事情办好,我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今天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 n3 R/ I* c7 O$ a( R- h0 R    1. 国家的二孩政策已全面放开,如果还没生又能够生二孩的,请你早一点生。一个族群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才能谈到提高质量,为此,阮家儿郎和阮家的媳妇一定要加油、加油、再加油!2 l7 S( z( q# c/ z) f
        2. 宗祠是一个氏族的大事,既然要修就宜早不宜晚。不论修在哪里,我代表在外工作的阮家人在此表态,都会全力支持,共同把好事办好。另外,也提请阮氏两会考虑建立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让我们的大宗祠修得起来,运行得下去,成为阮氏族中真正的圣地!) x; z5 V+ p6 y. B1 q7 W( t  ?6 ~
        3. 鉴于我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家与家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在宗祠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和慈善关怀基金;前者关心和帮助孩子尤其是有天赋但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让我们阮氏的未来更有希望;后者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关于此事金泉书记我们曾议过多次,但因为分身乏术且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经营人才而没有启动。随着条件的日趋成熟,阮家村作为一个起点有可能先做起来,也希望两会在全国乃至世界阮姓范围内考虑此事,做好了这才是大功德。用《金刚经》的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相的功德才是大功德。
    * J! U+ M. k$ w% p% O    美国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要问国家能给予你什么,要常常想你能为国家奉献什么”。这句话用到我们家族中也是合适的。只要我们团结包容,人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人人出尽自己的一份力,阮氏家族的事业就会越来越美好!
    + Z4 h8 K1 H# F3 ]1 G4 D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有句话,“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差的时代”。不管有多少艰难困苦,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都会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既然我们躬逢盛世,就让我们全体阮氏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明日的辉煌!
    1 h# S9 ^& N) q4 N3 S  C5 c     再一次谢谢大家!
    : L9 ?+ {; c+ K' H- }& I * B0 E, B- d1 v
                                      阮国岭! t9 W- W5 [" _5 ^
                                  2017年5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要问国家能给予你什么,要常常想你能为国家奉献什么”。这句话用到我们家族中也是合适的。
    ( C% x" I/ |0 w0 n, O“不要问阮能给予你什么,要常常想你能为阮奉献什么”
    5 M$ M2 N/ [- x  @3 b) R
    ; d+ W0 |* `8 c# W9 c" z用《金刚经》的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相的功德才是大功德。
    4 o$ N; J* J' f+ ]4 H 阮国岭宗亲讲话的确有水平。% I& Y* B: g7 y4 X$ D; {1 _&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4: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